《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作者是哈耶克,这篇文章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是这个杂志百年来最重要的20篇论文之一。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经济体系的本质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哈耶克认为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中的知识利用问题。
一、知识大致可分为两类:
1、科学知识与原理
2、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特殊情况的知识。
哈耶克解释,每当我们说起知识,往往会自然地望文生义,认为知识当然讲的是科学知识,高大上的、书本里面的知识。
其实这仅仅是知识的一小部分。更多更重要的知识,是关于谁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需要什么样的数量,而他愿意付出什么代价来获得这些东西——这些具体的信息,哈耶克也称之为“知识”。
![信息机制](https://www.madewill.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信息机制.jpg)
我们回想一下,无论自己从事任何职业,在完成了理论学习后还要持续学很多东西才能积累相应的经验,在不同行业中,对技能的掌握,对人的了解,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对特殊情况的了解,这些同样重要但未经组织起来的“隐性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称为科学的知识。
这些知识分散在千千万万不同人的脑海里,没有一个人能掌握全部信息。
但正是这样,每个人实际上都具有相对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去创造财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体做出,或由他积极参与做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
例如:一个依据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交易员,或者其全部知识几乎就在于知道一种即时机会的地产中介,或从不同地方商品价格的差价获利的人们,他们都是以别不知道的对一瞬即逝信息的及时了解,在社会中产生作用的。
这些“具体知识”会切实地改变我们的行为,而这个使用“抽象知识”获取“具体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获取过程最终落地的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却偏偏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仅仅学习底层规律,却对具体事物缺乏具体知识,往往会“派不上用场”。
这一段论述醍醐灌顶:为啥总有人好像知道得很多,一旦需要落实到生活里的具体行动,却总是关键时候掉链子,好像《围城》里的方鸿渐那样”百无一用“?
说到底,我们学习“抽象知识”,掌握事物的底层规律,目的也是为了运用底层规律,加速习得那些“具体知识”(就是哈耶克所说的“具体的信息”)。
忽然想到,隔壁楼下的大姐就是具备“具体的知识”的典型,或者说她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能够在某个领域里,迅速且基本准确地找到“谁在什么地方需要什么东西”这样的知识,相比之下,我的知识结构还是过于抽象,太可怕了,我找到问题的本质了,就距离解决它不远了。
其实这个环节本质上也是一种深入思考,通过深入思考获得具体知识,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这也是我最近领悟到的——被深入解读的继而改变行为的信息才能算是知识。
抽象规律好比算法,具体信息是数据,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反馈去补充,去修正并完善,才能得到对现实更精准的理解。知识也必须落地才会有用。抽象知识很少能直接落地,它的落脚点是具体知识。
所以一定要有行动,用自己学到的“抽象规律”去帮助自己更快地获得“具体信息”,要通过具体的小事情、小目标,像完成一个个小项目那样,不断获取具体信息,躬身入局,不断运用具体信息,再通过不断地总结,反馈给抽象规律,从而修正或者微调我们对抽象规律的理解,更好地指导以后具体知识的获取过程。
![哈耶克](https://www.madewill.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Friedrich-Von-Hayek_1551548574663610-1024x614.jpg)
二、知识在社会中到底是如何运用的呢?
在经济活动中,众多参与者各自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大量知识,分散在不同经济个体中。知识的高度分散使经济计划成为必要。
哈耶克认为计划体制有三种:即中央计划、分散计划、介于两者之间的行业计划,即垄断,这些体制的效率取决于哪种体制能更充分利用知识。
由于知识障碍,中央计划往往不能做出有效决策,只有依靠分散计划才能保证特殊情况的知识迅速得到利用。
同时,社会经济问题总是来自变化,分散计划也不能仅仅依据关于直接情况的有限知识做出决策,这又产生了如何传递别人信息的问题。
哈耶克认为分散信息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价格体系是信息传递的媒介,通过价格体系的传导作用,社会分工与资源协调成为可能。
用一个简单而常见的例子,来弄清楚价格体系的作用。
假设市场上石油近期出现了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上下游立即会有连锁反应,供应商们开始寻求新的原油进口途径,只要部分人了解到由此产生的新缺口,转而寻求其他来源来填补这个缺口,则其影响就会迅速扩及整个经济体系。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https://www.madewill.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pexels-ready-made-3847646.jpg)
而且,这不仅仅影响到所有石油的使用,它还影响到石油的替代品的使用,以及替代品的替代品的使用,还会影响所有上下游制品的供应,其替代品,替代品的替代品的供应等等;而那些提供关联替代品的绝大部分人,一点也不知道这些变化的最初原因。
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市场,并非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对市场整体全部了解,而是因为每个人有限的视野合在一起足以叠盖整个市场。所以,通过许多中介传导,有关的信息就能传递到全体成员。
价格机制是人们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就学会利用的体系,目前为止这套体系依然是很多社会经济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
如果我们想了解价格的真正作用,就必须把价格体系看作一种交流信息的机制,价格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运转所需的知识很经济,就是说,参与这个体系的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将最关键的信息以最简短的形式,通过某种符号来传递,而且只传递给有关的人。
哈耶克的信息分散论把理解经济知识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论证了经济自由和市场机制的客观性。
人类的知识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需要一种不断交流和获得知识的途径。
![芒格学院](https://www.madewill.com/wp-content/uploads/2020/03/芒格学院.jpg)
愿你在探索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