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船上抢救出表格、账簿、墨水和笔的鲁滨逊,不久就作为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他的账本记载着他所有的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须的各种工作,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宾逊漂流记》

马克思口中“地道的英国人”,是指陷身荒岛的鲁滨逊身上那些训练有素的资本主义经营者习惯——虽然鲁滨逊在28年时间里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他在记录自己的收益和损失时,按左右两栏分列,这种记账方式带有浓厚的复式薄记印记。

鲁滨逊身上的这一习惯意识,使他不同于任何农业社会的农民,随时可以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经营者拥有商业闭环的能力“通过这种实验法,他们成为了产业的主人。”

(一)
源自数学家的伟大发明

“复式记账法”,又叫“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的通用记账方法,是现在会计学的奠基理论,它主导了现代会计学的发展。

最早发明复式薄记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当时欧洲航海的贸易中心,航海贸易不但风险远高于传统工商业,其产权与经营也复杂得多。一艘货船出海,途中要经过数次货物倒手,单式记账法远不能胜任——也有人认为,最早的复式记账法是与阿拉伯数字一同,由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的。

在那个时代,借贷记账法相当于我们今天谈到的“大数据”工具。但其最大的价值,不仅是能清晰追踪资金来源与去向、反映资本回报率,更是其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式——这是“资本主义”一词最清晰简洁的表达。正是由于借贷记账法的逐渐推广,资本这个概念才开始被广泛接受。

欧洲现存最早使用复式记账法的记录,可追溯到1300年前后两家佛罗伦萨商户 Rinieri Fini & Brothers和 Giovanni Farolfi & Co.。一百年后,它被威尼斯银行界广泛采用,这也是威尼斯成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1494年方济会教士伯乔尼(Luca Pacioli)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出版,被规范后的复式记账法开始逐渐被欧洲各商业组织接受。

Luca Pacioli

伯乔尼是达芬奇的好友兼数学老师,两人曾长年共处一室。伯乔尼对历史的影响却绝不逊于达芬奇,归纳总结了复式记账法就是他的功绩之一。

伯乔尼系统阐述了复式记账法的会计恒等式、财产清算方法、帐目登记方法及试算平衡方法。借贷记账法即因为他所提出的“借”、“贷”符号而得名,也成为复式记账法的代称。

(二)
会计基本原理

复式薄记与此前各民族独立发展出的单式记账法相比,是一次重大飞跃。单式记账法,即一般家庭通常记录收支的方式,有收入则计收入、有支出则记支出。

而复式记账法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金额分别在借方和贷方录入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

其恒等式为:Asset(资产)=Liability(负债)+ Equity(权益)
公式右边说明了钱的用途,左边呢是说明钱的来源。

所以他们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当然是相等的。等式的左边为Debit(借方),右边为Credit(贷方)。

它可以近似地简化理解为,左边的资产是“欠”的(资产的用途),右边是“欠谁的”(资产的来源)。这里的“借”和“贷”,更大程度上是记账符号,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不能直接用字面意思去理解。

复式薄记相当于今天的“大数据”工具。它的平衡式已成为“资本主义”一词最清晰简洁的表达,也使得“资本”概念被广泛接受。其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从两个角度记录同一个经济事件,从而避免了错记,漏计的情况发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A借给B 100元钱,用复式记账的思维看就是两点:
从A的角度记录:A借给B 100元,(借)
从B的角度记录:B欠A 100元借款。(贷)

这样从A,B两个人的角度都记录同一事件,双重核帐,对账的时候就能保证准确性。所以,会计在做账的时候一直唠叨,账平不平,就是指两个维度统计后金额是否一样。
再进一步来说,因为公司是会赚钱也会亏本的,所以上述恒等式还可以扩展成这样的形式

Asset(资产)+ Expense(费用) = Liability(负债) + Equity(所有者权益)+ Income (收入)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恒等式,会发现

  • 等式左边表示钱/东西到哪里去了(要么还在公司手上,要么被公司花了);当左侧增加,则记为(借)Debit,减少的话记为(贷)Credit;
  • 而右边表示钱/东西从哪里来的,右侧增加的话记为(贷)Credit增加,减少则记为(借)Debit。

本质上,商业活动无非就是资产的交换流动,是故【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复式薄记的核心原则。

(三)
复式薄记的价值体现

借贷记账法诞生后,会计制度的演进发展历程,也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进化历程。起初,与欧洲银行业关系极为密切的航海贸易业,最先捕捉到了借贷记账法巨大优势。

其后,借贷记账法逐渐影响西方的工商业。当时欧洲各国最精密完善的记账法,都运用在东印度公司之类的国家垄断企业上。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复式记账法:“资本主义实践将货币单位转换成为合理的成本-利润计算的工具,复式簿记是它高耸的纪念塔。”马克斯·韦伯也谈到:“当代资本主义存在的先决条件,就是把合理资本会计制度,作为一切日供应常需要的大工业企业的标准。”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签发永久股份,单次航海冒险投资变成长期投资,会计结算方式随之改变,由完成一单航海贸易清算一次,变成年度会计分期核算,股份公司制出现。

工业革命后,固定资产折旧率概念诞生,会计制度的发展,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为可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数学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又使得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而近代西方资本势力的兴落,背后也同样有着运用复式薄记的因素。

美国历史学家范岱克(Paul A. Van Dyke),曾撰文对比十八世纪欧洲各国与美国对华贸易的帐薄:当时广州、澳门的美国商人一般都是只有一条小商船的船东,只有一本简单的航海日志兼做账本;欧洲各东印度公司都是账册凭证齐全,能准确地提供给母国总部作为决策参考;同时期活跃于珠江口的中国帆船(Junk),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簿记记录。

不过,到了十九世纪,比起根基更深厚的欧洲同行,美国以洛克菲勒、JP摩根、卡耐基、杜邦等为代表的新兴工商巨头,更敏锐地运用了最新的会计技术管理他们的商业帝国。

复式薄记是当年财富管理的最先进武器了,在起家前,他们上夜校的内容似乎都是复式记账法。学徒工卡耐基每天12小时劳作后,要到数英里外的夜校学会计。而洛克菲勒最初的职业就是簿记员,

他将自己的巨大财富和标准石油的成功,归功于他对复式记账法的大师级运用,尤其是成本会计。


约翰·D·洛克菲勒年轻时曾经是财务会计

总结:复式薄记思维的现实意义

会计是一门精准表述商业的语言,会计恒等式建立在类似物理学的守恒定律牢固的基础上,复式薄记思维让人以一种动态平衡的眼光去审视商业活动,在不断变动的商业中帮助企业家捕捉利润的走向,它的精髓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商品交易也是一样,“有进必有出,等价交换”。商业本质如此,会计的借贷记账法也就应运而生了。

有了复式薄记,资产、负债和权益的会计主体理论才得以正式形成,后人又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经营连续性、会计分期、以统一的货币为记账单位等会计概念。

从15世纪一直到今天,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础还是建立在复式薄记之上,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

归纳完结
1、复式簿记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以相等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2、复式簿记的特点(1)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任何一个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当做借贷增减相反的记录。

复式薄记起源的参考资料:The Genesis of Double Entry Bookkeeping

芒格学院
芒格学院

愿你在探索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