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钱固若金汤,零钱风流云散

——佚名

先来看一个有趣实验:你打算去看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且这场音乐会必须去现场买票。当你遇到以下两种情形,你会作何选择?

情形1:当你到达会场门口时,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丢失了200元,你是否会继续买票看音乐会?

情形2:你在现场花200元买好了票。排队进场时发现门票丢了,你必须再花200元重新买门票,你是否会继续买票看音乐会?

大量人群实验结果显示:

在第一种情况中(丢失200元),有88%的人愿意再买一张票;
在第二种情况中(丢失门票),只有46%的人愿意再买一张票。

同样是损失200元,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选择?

这里涉及到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会告诉我们,金钱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每一笔钱都是不一样的。“心理账户”的存在让每一笔金钱产生了特定的意义,而它的变化则决定了每一笔金钱将会如何流转。

一、何为“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概念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

塞勒对行为经济学颇为着迷,他能够从看似平凡普通的现象中发掘出最根本的规律,而“心理账户”就是建立在对经济生活长期观察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发现。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

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却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决策。

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以开头的两种情形为例,虽然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同样是损失200元,但绝大多数人会在心中做出区分,即“现金”账户和“音乐会门票”账户。所以丢失了现金相当于“现金”账户遭到了损失,并不会影响门票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会选择去看音乐会。

但是倘若丢了门票,此前丢的和后来再买的门票都会被归入同一个“账户”,再买一张票的话,这场音乐会就显得有点贵,因为看上去好像要花400元看一场音乐会,人们当然会觉得不划算,这也导致实验中只有46%的人愿意再次购买。

二、生活中的“心理账户”比比皆是

“超市购物一大堆可以,几毛钱的购物袋犹豫的不行,是‘白花钱’。”
“愿意花5000元买一个包包,却不愿意花199元学习课程?”
“茅台自己舍不得喝,送礼却慷慨大方。”
“辛苦赚来的工资精打细算,轻松得来的意外之财,花起来大手大脚”
…….

这些都是心理账户做崇。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因为在你的心理账户里面,同样金额的钱和钱竟然不一样。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这种认知幻觉会让人产生非理性决策行为。因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一般都会依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权衡事情的重要性,进而取舍。

三、心理账户的泛化及产生原因

心理账户存在的原因包括禀赋效应、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谬误理论等。

禀赋效应是指人们在拥有某物品时对该物品的估价,要高于没有拥有该物品时的估价。

一支漂亮的笔,你愿意花20元购买。但如果这支漂亮的笔是你的,你又愿意以多少钱卖出去呢?调查实验表明,人们对于卖出的心理价位往往要高于他们愿意购买的价格。

有句古话叫“敝帚自珍”,说的就是禀赋效应。

这种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股市、商业、借贷、情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均有体现。

在日常经营中,一些商家就抓住这种心理,从而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比如说,提供商品的免费试用期,比如炒锅,让消费者免费试用一段时间后,消费者的心里会因为禀赋效应放大了当前炒锅的价值,往往舍不得把炒锅送回去,因此就会购买。

损失厌恶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情景之一。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价值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相同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举个例子:当你买入并持有某只股票时,上涨带来收益时你往往会对持有不放心,股价稍有波动,就总是倾向于落袋为安。当持有的股票跌破成本价后,对亏损的厌恶导致难以做出止损决策,下跌越多,风险偏好越大,只想着回本,而忽视继续下跌甚至有停牌退市的风险。这和行为经济学里的沉没成本理论也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沉没成本谬误是说人们常常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

比如:炒股亏损了怎么都不愿意割肉,理由是都亏了这么多了,不甘心!比如:一段恋爱或婚姻关系中,相处发现对方变了,出现了过去被隐瞒的恶习或重大人品瑕疵,这时候理性的选择应该是认真考虑结束关系,但前期情感上的付出,社会关系以及转换成本问题往往让人犹豫不决,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

四、如何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心理账户”

① “一视同仁”看待我们获得的收入

不管是工资收入、奖金收入还是意外的收入,这些尽管来源不同,但其实都是你的钱。

② 换个心理账户类别来评估消费的合理性

当你有一笔支出时,即使在情感或娱乐账户中你很愿意支出,你也可以试试转换角度,把这笔支出放到另一个心理账户类别中,评估它是否合理,这么做或许能帮你省下不少非必要支出。

③给自己设立短期和长期账户

对账户中的资金做好规划,当你有一个资金相对充足的储备账户,心中的底气也会更足,也会让我们在面对反复无常的现实时,能够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人往往对于远期规划比较理智,但在当下,人们往往选择及时行乐。

五、重视心理账户的意义和启示

① 日常生活:更客观地看待生活事件,更理性地分析日常面对的各种销售活动,更科学合理地消费,更平实冷静、快乐地生活。

② 对孩子,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情商课程、财商课程和自我认知的心理课程。

③ 与“心理账户”相关的名人哲思:

亚里士多德:“所谓奴隶,就是欲望战胜理性的人。”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人们往往把朴素误认作浅显,又把华丽误认作丰富。

陈道明:“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很多时候,节制意味着对自身的一种合理控制,意味着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节制欲望,你会活得更高级。”

佚名:“真正高级的人生,不在于物质的丰富;相反,让生活少点装饰、多点淳朴,你的人生反而更有一番趣味。

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豁然开朗。让自己和家人了解心理账户,了解一些常犯错误背后的心理学原理,针对性地做一些心理训练,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些错误的发生,更好地洞察自己,理性地面对生活和投资,果断放弃那些已经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情,而不是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这不止是投资智慧,推而广之,也是生存的智慧。

芒格学院
芒格学院

愿你在探索智慧的路上走得更远~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